欄目:新聞資訊 人氣:0 日期:2022-10-24
免費提供最新落戶政策及一對一落戶上海方案
留學生/應屆生/非婚子女 落戶上海咨詢
資深考研培訓專家、“考研相聲”發明人、著名網紅@張雪峰老師近日表示已經離開北京,去蘇州定居。 至于原因,張老師表示主要是因為沒有戶口,小孩子上學麻煩,將來不能在北京高考: 小孩上學,沒有北京戶口,將來不能在本地高考,沒辦法!所以在北京沒有北京戶口的外地人,要么別生孩子,生了孩子如果孩子北京常駐就必須考慮教育問題,如果要買海淀學區房,就算你有北京戶口,海淀學區房1500萬。所以,簡單的生活,在北京,一點都不簡單! 提問的人說張老師過得很好并不是隨口說的。張老師早就在北京買了房,雖然地點比較偏,但是由于買得早,已經還完貸款,而且房價比以前漲了好多,加上張老師的事業蓬勃,算是在北京能夠站得穩。 但是光站得穩還不夠,還必須扎下根。扎下根就是要有北京戶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北京人。連事業這么成功的張老師都沒法獲得的北京戶口,到底有多大吸引力?有多值錢? 戶口帶來的福利待遇,其中一條就是張老師說的教育。但是如果你以為只有教育或教育是大頭,那就太小看戶口的力量了——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不是說地震不能預測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地震局下屬單位發布了招聘公告,其中應聘崗位如下: 你從中看到了什么?是不是很普通? 如果你覺得很普通,我請你再看看,應聘崗位中的前兩個,要求是: 1.應屆博士畢業生,有良好的在同行評審的高端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經歷者優先; 2.博士后出站人員,有良好的在同行評審的高端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經歷者優先。 這里的“高端學術刊物論文”簡單來說就是SCI論文,而且最好影響因子高、引用率高的刊物。 而后面兩個崗位,一個要求碩士+副高職稱,一個要求本科即可。但這兩個崗位全部要有北京戶口。 同時,博士/博士后入職之后可以解決北京戶口。 如果把崗位條件和福利待遇簡化一下可以寫出如下等式: 博士/博士后+高端論文=本科/碩士+北京戶口 移項得: 北京戶口=博士/博士后+高端論文-本科/碩士 本科距離博士差了多少錢很難量化,以最簡單的時間成本和學費成本計算—— 碩士要讀3年,學術心理學碩士大約0.8萬元/學年,3年2.4萬;博士大約1萬元/學年,4年博士畢業4萬。 就算讀書時期省吃儉用為了學術沒有任何追求,每個月生活費1500元,7年下來也要12.6萬,加上住宿啥的至少15萬。 這些最基本的支出是21.4萬。 而本科生出來直接工作,按照2021年北京平均工資: 這7年可以收入大約58萬元。 高端學術論文是個什么價呢?文科不清楚,不過理工科如果沒有省部級以上自然科學基金支持,或者國家級項目支持,要發一篇高端學術論文幾乎不可能。 高端學術論文的基礎數據就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支持才能獲得,發表文章還需要價格不菲的版面費; 同時高端學術論文的第一作者名字位置,是將來評職稱、評獎、申請項目和基金、入選專家名錄、提干升官……的必要條件。 而一些灰色產業鏈中,一篇醫學類SCI論文的價格在十萬左右。綜合各方面信息粗略估計一篇文章按十萬元來計。 一個博士要畢業,同時還有一定競爭力,3篇SCI是必須的,這就是30萬。 上述合計:21.4+58+30=109.4萬。 這就是最粗略、最簡單、最保守計算得出的北京戶口的價值。 很顯然這只是北京戶口價值的一小部分,除此以外北京戶口具有的教育、在北京高考享受較低分被京內好學校錄取、貸款買房、醫療、養老等價值就不說了,我請你再好好看看這個招聘崗位要求,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北京戶口持有者,那么你只要本科畢業就遠比其他戶口的人有機會進入國家中央各大部委辦局和下屬單位。 別的戶口拼死老命讀到博士,也只跟一個持有戶口的本科生在同一起跑線,甚至還不如人家,因為—— 那么多的委辦局和下屬單位都要招人,戶口指標又那么少,要解決外地人戶口很難的,各單位都不想費這勁,能自帶北京戶口的求職者豈不是招聘單位的優先選擇對象?因此有大把的單位和職位供北京戶口北京生源選擇; 但是反觀博士和博士后,他們學的專業除了這個單位、這個崗位招,其他國家部委辦局還要嗎?學得越專,應用面越窄。 一個學數學的本科生既可以去統計局又可以去財政局還可以去工信部,但是一個學地球物理學的博士Ta能去哪?如果要留在北京,他們只能在很有限的幾個崗位選擇,要不就去高校當老師,但北京高校更不容易進,要求比地震局還高。 一個是有很多選擇,很有機會進入政府高層部門和中央;另一個則是選擇很窄,將來還是干科研。 這種機會的多寡、付出的多寡很顯而易見了吧? 包括教育,再把這些算上,還有一些其他福利,北京戶口的價值應該大幾百萬甚至小幾千萬,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掙不到@王的學習筆記。 很多人對北京人看不上外地人不滿,尤其是相親的時候,覺得你有個北京戶口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比我命好生在北京嗎?你上學也不如我各種能力也不如我,有什么可拽的? 抱歉,北京戶口就是那么拽。 其他付出和投入就不說了,單單是讓你進入國家部委辦局的幾率提高一大截,你說拽不拽? 有博士、博士后正是領悟到這一點,于是自己這一代先擠進北京,為下一代營造“起跑線”(這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當然也有博士沒想為下一代營造這種起跑線,或者在擠進北京的過程中失敗,于是到其他城市當了基層公務員、中小學老師。 所以以后看到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基層公務員、中小學教師有名校博士不要感到驚訝,那只不過是博士供給和北京(上海)體制內崗位需求不匹配而已——供過于求,多出來的那些博士去不了他們心儀的北京(上海)單位,只能去其他城市。雖然沒有北京戶口,但是工資不錯;不是最好選擇,但肯定不是最壞選擇——最不壞,已經是很多人窮盡一切努力才得到的了。 現在由于互聯網行業興起,而很多互聯網企業又在北京,于是很多年輕人到互聯網公司工作,生活在北京,經??吹礁鞣N司局級以上的領導日常生活,覺得他們也就那樣,工資可能還沒自己高,似乎已經成為了這個城市的一份子。但是隨著年紀增大,面臨要結婚買房、子女教育的問題就會發現,自己跟別人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當初自以為傲的學歷能力在一個戶口面前很弱,很弱…… 因此很多到北京求學、工作的外地人,如果不是那種國家頂尖人才,那么應該趁早做好#職業規劃#,應該考慮好人生不同階段的#職場#發展和生涯,或者要明白自己要追求什么、能追求什么,這樣會對自己好一些。